首页 | 蒙语 | ENGLISH 
医学知识
您当前位置:奥特奇蒙药 >> 健康与保障 >> 医学知识 >> 浏览文章
举世瞩目的蒙古医学发展史
发布时间:2014-6-29 13:37:49 【字体:

    第一节 古老的蒙医学
    蒙医学是蒙古独特的医疗科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繁衍生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蒙医学历史悠久,在其发展的漫长进程中,不仅科学地吸收了先进的汉民族医药学术成就,同时也受到了藏族以及印度阿拉伯地区或国家医药学部分基本理论的影响,最后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
    一、古代蒙医学的萌芽
    蒙古人很早就对饮食、气候、环境与疾病的相互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在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了调理寒热、治疗疾病的经验,如:疚疗、整骨、按摩、酸马奶(策格)疗法以其其他饮食疗法。
    在蒙古族统治亚欧大陆以前,北方游牧部落和氏族中已经出现了蒙医的基本雏形。蒙古族及其先祖在放牧和狩猎的过程中,经常要与动植物打交道,逐渐了解了这些动植物的营养、毒性和防病、治疗等作用,掌握了某些动物的自疗药物。
    在《史集》中曾经有过如下记载:兀刺速惕、贴良被古惕和客思的迷诸部落生活在起乞吉思人与谦谦州人地区的森林里,他们被称为“森林中的百姓”,并以熟悉蒙古制剂,用蒙古方法很好的治病而闻名于世。这是蒙医、蒙药第一次被记载,是蒙医、蒙药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
    匈奴时期,北方游牧人已经开始使用复方治病,开始炮制简单的蒙药,也有了定量的概念和制剂技术。其时蒙古族医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火疗、骨伤外科和饮食疗法等方面。
    自古以来,蒙古民族驰骋于广袤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游牧和狩猎的生活。北方地区非常寒冷,蒙古人民经常用火来抵御寒冷及治疗疾病,所以火是蒙医早期医疗的重要内容,如:蒙医在外伤出血不止时用艾灸或烧红的烙铁治病患伤口。蒙古疚疗也是在热敷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蒙古族使用疚疗远比其他民族要早。一千多年前的《四部医典》中就有关于“蒙古灸”的记载。汉医经典《黄帝内经素•异法方宜论》中也有“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地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共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故灸者,亦从北方来”的记载。从上述记载里可以看出,火灸疗法起源于蒙古地区,并很早就传入了中原和雪域高原。疚疗是蒙医的传统疗法,操作简便,用具简单,适合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及北方寒冷的气候特点。古老的疚疗至今仍广泛应用于蒙医临床治疗中。
    蒙古族人民以放牧和狩猎为生,经常会发生跌伤、骨折、脱臼、脑震荡等创伤,所以蒙医在整骨、治伤、解剖以及急救等方面颇有成就。元代时还专门设置了整骨兼金镞科,可见当时整骨疗法就已经初具规模了。据《元史》记载,成吉思汗时的名将布智儿在战场上曾经“身中数失,太祖见之,令人拔其失,血流满体,闷仆几绝。太祖命取一牛,剖其腹,纳布智儿于牛腹,浸热血中,移时遂苏”。这说明当时创伤外科已受到很大的重视,这些治疗外伤的经验逐渐发展成为蒙医外伤治疗术。
    饮食疗法在蒙医学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蒙古族由于长期从事畜牧业,酸马奶成为最早应用于蒙医食疗的饮料。酸马奶是用马奶酵制而成的一种饮料,《饮膳正要》中认为,马乳“性冷、味甘、止渴、治热”。《蒙医药选编》亦云:“马奶能养肺祛赫依病“、”鲜酸奶味酸涩,性轻,能升发胃火,除湿化瘀,健脾开胃,治痔疮,小便艰涩及诸般肿胀”。
    蒙古人自酵自饮酸马奶的历史久远。威廉•鲁布鲁克在他的游记《关于鞑靼食品》中写道:“在夏天,只要他们还有酸马奶酒,就根本不关心任何其他食物。”用酸马奶治病,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蒙古秘史》中就有给受伤大出血而昏厥的人喝马奶救治的记载。以酸马奶、酪酥等作为药物,也传入了内地汉族地区,《北史》曾说突厥人“饮马酪取酔”,《新唐书》也载有北狄“资重酪以食”。“马酪”、“重酪”,都指的是酸马奶,可以说,用酸马奶来治病是蒙医学最初的饮食疗法。
    此外,蒙医还根据病情的特点,采取熏法、热血浸泡法、热蒸法、皮疗法、放血疗法、按摩疗法、酸奶疗法等急救措施。
    二、古代蒙医学的发展
    蒙汉两族的医药很早就有交流。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约610年)中就载有很多北方民族的医疗卫生知识。许多北方少数民族的医学家则致力于研究汉医,并介绍到蒙古地区。如《圣济总录》(1126年)在南宋时即已散佚,后由“夷狄”所存的抄本得以保存。辽代的耶律庶成则把一些汉医学的方脉书译成少数名族文字,广泛传播。
    元代,蒙古族人民的医疗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13世纪初,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草原上的各个部落之后,同国内各兄弟民族,特别是汉民族及藏族之间的往来更加密切,与印度。阿拉伯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通商及文化交流也随之开始。这一时期,蒙古民族的畜牧业迅速壮大,出现了手工业,经济飞速发展并出现了蒙古文字,这些都为蒙古医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忽必烈即位后,承袭唐宋时期的医疗制度,建立太医院,并在各地建立了惠民局。太医院的下属机构有广惠司、御药院、御药局惠民局等,其中惠民局“掌收官钱,经营出息,市药修剂,以惠贫民”。随着国内各民族间及欧亚地区间的交往逐渐增多,各地区的医药也先后传入蒙古地区。
    元代蒙古人不仅对内地医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而且也从内地医学中有所收益,此时蒙古民间医学开始摆脱“巫医”的形象,蒙医传统疗术、整骨、饮食疗法及药物学知识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这个时期,蒙医传统疗术发展迅速,如震脑术、灸疗法、皮疗、热血浸泡疗法、放血疗法、烙疗法、熏法、蒸法等疗术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传统蒙医的理论在此期间也有了很大发展,蒙古人在“寒热学说”、“泻法”、“引病外出放血疗法原理”、“滋补强身疗法”、和“以震治震”等传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丰富并完善了自己的医学体系。如北方的“灸疗法”和“蒙古灸”就是以“以热治寒”的理论为指导的;忽思慧的著作中所阐述的马奶疗法则是以“滋补”和“以寒治热”的理论为指导的,他们把疾病分为寒热两大类,同时把饮食、药物、疗术也分寒热两大类进行辨证治疗。
    纵观古代蒙医学的整个发展,“寒热学说”和传统疗术一直是传统蒙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的精髓部分,可以说,这种以寒治热、以热治寒的寒热对立统一学说是古代蒙医医疗理论的核心,是临床治疗的理论指导,这些都为16世纪以后的蒙医理论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近代蒙医学的轮廓
    蒙医学吸收了藏医学和印度医学的精华,以阴阳五元学说为出发点,以“三根和七素”作为理论基础,结合临床治疗的经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点的独特的医疗体系。
    18世纪,蒙医学已经形成了以“寒热理论”为主导的独立理论体系。当时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医学家,他们对蒙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  蒙医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
    17世纪下半叶,被誉为“第一圣医”的罗布桑丹森扎拉仓重新制版印刷《四部医典》,同时也自编了五部医学著作,即《医学本续权势明灯》、《疾病分类明鉴》、《甘露溅滴》、《二十五味方剂集》、《泻法、祛寒法及接骨法大全》。除《甘露溅滴》外,其余四部均是理论性研究成果。著名蒙医学家龙日格丹达尔一生也编著了四部著作,其中《诃子珠串》、《塔教得》两部书系统地解释了《四部医典》中的难字、疑字、怪字和秘语。
    龙日格丹达尔撰写的《医学史琉璃鉴》是蒙医史上第一部有关研究医学史的著作。在蒙古国家图书馆以藏文手抄本形式收藏。龙日格丹达尔认为印度医、藏医、蒙医是一个医学体系,都是在《医经八支》和《四部医典》等古籍文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8世纪蒙古族医学家伊喜巴拉珠尔,将《四部医典》中的《寒热症(寒症没有专题叙述)》和传统蒙医学《寒症》中的内容与理论结合。在其所著的《甘露四部》中,“寒症”与“热症”章列在“十药症”的首位,并专门撰写了“寒热相搏”、“寒热相互转化”等数章。伊喜巴拉珠尔的《甘露之泉》一书是蒙医学基础理论的经典著作。该书中首次提出《六基症》的理论。即“赫依病”、希拉病、巴达干病三者,又加上楚斯病、协日乌斯病和好日害病(虫病)三者则为六基症“。
    《甘露点滴》一书中,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临症疾病可归纳为赫依、希拉、巴达干各自为患,为三症;双双相合则亦三症;三者相合则为一症,共为七症。”同属书中也大量地论述了临床各科的诊断、治疗、各种疗法药物的知识。于是一次观点为理论指导,以阴阳五元学说为基础的“三根和七素”理论。寒热理论、脏腑理论、六基症理论,得以更加完善和系统化。这些著作的出版使蒙医学日趋完善化,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北方民族医药特点和地域特点的近代蒙医药学。
    二 蒙药及方剂学的发展
    17世纪,蒙医学家罗布桑丹増扎拉仓撰写了《泻剂提要及制含方剂》和《25种方剂》两部书。书中详细描述了蒙古地区多发寒症的特点。18世纪,乌珠穆沁关布扎布撰写的《藏汉蒙药名》是一部专门描述蒙药汉文名称的历史巨作。全书共收载蒙药350多种,极具实用性。
    19世纪,蒙药学家占布拉道尔吉撰写了《无误蒙药鉴》,这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名药学经典著作,该书纠正了药物的误认及错用汉名等混乱现象。而蒙药学家敏珠•占布拉却吉丹增普日来撰著的《蒙药金匮》,是一部较为完整的蒙药方剂学巨著。书中真实记录了内、外、妇、儿、五官及温病等各科的200多种药方,是迄今为止蒙藏医学收集方剂最多的一部著作,对蒙医的发展影响巨大。
    此外,还有罗布桑全布勒编著的《哲对宁诺(蒙医药选编)》,伊喜丹金旺吉拉编著的《珊瑚验方集(蒙医药简编)》,吉格木德丹金扎木苏编著的《观者之喜(蒙医传统验方)》,高世格的《普济杂方》等著作都收录了不少蒙药方剂。
    18世纪到19世纪,是蒙药及蒙医方剂学发展最为迅速的一段时期。蒙医学家伊喜巴拉珠尔撰写的《白晶药鉴》,是一部内容丰富、详实的蒙药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伊喜巴拉珠尔把药物按宝物类、草物类等分成八大类,共收载蒙药800多种。并把每一种药物的产地、种类、形态、性味、功能、主治及入药部分等,都作了详细解释。
    18世纪,药物学家罗布桑苏勒和木撰写了《认药学》四部书,即《珍宝、石、土类认药学》、《木、田野、滋补类认药学》、《草类认药学》、《盐、灰、动物类认药学》。全书共收录了药物460多种,其中对灰类药物及盐类药物的记载最为详细。为研究药物的形态、认药、采药等提供了理论和事实依据。
    三 临床各科与医学教育
    随着近代蒙医学临床技术的不断提高,近代蒙医临床分科更为科学和详细。主要分为骨伤科、内科、温病科、传染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和五官科。其中,又以骨伤科历史最为悠久,也曾经涌现过许多名医。如明代蒙医骨伤学家绰尔济墨尔根,对纠正四肢屈伸的关节脱位、骨折等,常能手到病除,整复如旧。有人在《盛京通志》中高度评价了他的医术:“精通医术,经其医治起死回生者不计其数。”
同代蒙医觉罗•伊桑阿,采用冰冻麻醉法,可以切开肌肉直接整复粉碎性骨折,使其连缀,然后用桑白线缝合,效果很好。雍正六年,俄罗斯专门派人来到中国,向她学习蒙古整骨术,打开了蒙医国际间交流的大门。
    蒙医伊希巴拉吉尔把蒙古整骨术、创伤医治术等传统医疗经验与藏医学理论加以结合编写了很多专著。《白露医法从新》是一部以临床各科为主的经典著作,全书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五官科、温病、杂病等十三个大科,并附有脉诊、尿诊、腹泻剂、脉泻剂、通吐剂、配药、炮制、针灸、放血穴位等内容。早在数百年前,蒙古人首先发现鼠疫的传染源之一是野生啮齿类动物旱獭,故称鼠疫为旱獭疫,本书中就有记录。
    19世纪,吉格木德丹金扎木苏编著的《观者之喜》首次将五脏六腑的疾病概况为“寒症”、“热症”两种基础症候,填补了蒙医历史上脏腑病症系统的空白。
    占布拉却吉丹金普日来编著的《蒙医金匮》将眼病分为眼睑病、泪流病、白睛病、黑睛病、花眼病、赤眼病等六大类94种征候。同时从脏腑角度认为“白睛病多由肝脾疾患而致”、“黑睛病则由肝胆疾病而致的占多数”等。这种从脏腑角度诊治眼病的观点深化了蒙医眼科学的防病治病思路,对整个蒙医基础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起来积极的作用。
    到了明末清初,绰尔济墨根、伊桑阿等名医,分别以带徒弟的方式培养自己的继承人。到了17世纪以后,随着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蒙医借鉴了藏医寺院教育的模式,纷纷在较大的寺庙里设立满巴扎仓(医学部)的蒙医学校,如辽宁阜新县的瑞应寺等,对蒙医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许多近代著名的蒙医学家多数出自这些学校。
    第二节 蒙医学的发展进程
    蒙医学无论在理论指导还是在临床经验上都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和进程,这些规律和进程无形中使蒙医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而这种独特的体系对于蒙医蒙药在后劲发挥上起到了主导作用。
    一 蒙医药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后,蒙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近五十多年来,现代蒙医学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布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1958年,我国在内蒙古医学院中蒙系设立蒙医本科专业,开始培养蒙医高级人才,并于1992年设立了蒙医医史文献硕士学位点,2004年改为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学医院,2006年12月改为内蒙古医学院蒙医药学院。1979年成立了以蒙医为主的内蒙古民族医学院,(后改为蒙医学院,现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蒙医1993年开始招研究生、1998年开始招留学生,在内蒙古自治区,有的盟成立了中级蒙医学校,有的盟、市卫生学校也开办了蒙医班。
    蒙医队伍在不断壮大,现在全内蒙古自治区有5000余名蒙医,32%在旗县以上医疗、科研、教学和卫生防疫机构工作,大部分则在农村牧区医疗机构工作。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把分散行医的蒙医组织起来,为他们建立门诊部、联合诊所等民间医疗机构,并把部分人员安排在自治区和盟、市级医院工作。
    自治区政府分别在1956年和1958年相继成立了中蒙医研究所和中蒙医院,部分盟市、旗和蒙古族聚居的其他省的旗县,亦先后成立蒙医研究所和蒙医医院,调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有名望的老蒙医,开展医疗和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内蒙古自治区以举办蒙医学习班、进修班、研究班或带徒弟等形式培养了大批蒙医药人才。
    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区的蒙古族集聚地区也相继成立了规模不等的蒙医院和蒙医研究所。其中辽宁省阜新蒙医研究所和新疆博尔塔拉蒙医院较为有名。
    在制药方面,各级蒙医院、蒙医研究所均设蒙药制剂室,自己配制、自己使用。此外内蒙古蒙药集团、乌兰浩特中蒙制药厂、库仑蒙药厂、阜新蒙药厂等蒙药制药企业纷纷成为我国制药名企。这些企业年产值超过几亿元以上,不仅供应国内医药市场,还远销盟国、俄罗斯等国家。199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内蒙古中蒙医院投资兴建了国家蒙药制剂中心。
    二   蒙医药文献的发展
    五十多年来,蒙医药工作者们翻译整理了大量的古籍文献,数量达到了31中600多万字,其中《四部甘露》、《无误蒙药鉴》、《方海》(即<这是著名藏医学家第思南桑吉喜措(1653年~1705年)1690年编著的《秘诀续补注•斩除非命死绳利剑》(木刻蒙文版)一书,1746年由蒙古国蒙医学家罗布嘉措等翻译。该书是《四部医典》(秘诀续)的增补本,共133章。对原传染疾病方面的白喉、感冒、赤痢等不太明显之处予以了补充,特别将《瘟疫十八中》进行了详细地分类和论述《蒙医金匮》、《蒙医药选编》、《珊瑚验方》、《白晶药鉴》、《月王药诊》等古籍均是蒙医的代表性著作。
    此外,蒙医药工作者们还编著出版了《蒙医学基础理论》、《蒙医学简史》、《蒙药学》、《蒙药理研究》、《蒙医验方集》、《蒙医内科学》、《蒙西医结合心脏病学》、《酸马奶疗法》、《蒙医正骨学》多部著作。其中《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是一部综合型巨著,1987年和1993年分别用蒙汉文出版,1985年高等医药院校蒙医药统编教材编委会组织编写的,《蒙医基础理论》、《蒙医诊断学》、《蒙医内科学》、《蒙药学》、《蒙医方剂学》等25门统编教材,解决了蒙医药学专业多年来用自编教材的不规范现象,使教材建设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
    把老蒙医名家和老医生的临床经验整理成册是一项抢救性工作,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独特的临证方法,整理、继承他们的经验对蒙医学的发展很重要。这方面做的较好的有《名老蒙医经验选编》、《白清云医案》、 《王永富医案》、《都古尔扎布医案》、《罗布桑沙达日布医案》、《斯登临床经验》、《蒙医临床经验》、《卫拉特蒙医经验集》、《祖传正骨》,还有巴•吉格木德著的《蒙医学史》和琪格其图主编的《现代蒙医学》等。蒙医学学术和科研活动十分活跃。内蒙古医学会子1979年成立以来,先后成功举办了全区学术交流大会10余次。2001年举办了国际蒙医学术会,2002年开始举办全国蒙医药学术会议。1978年《蒙医药杂志(季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古文版)》两部刊物共刊再学术论文两千余篇,2006年1月开始创办《中国蒙医药杂志》。针对萨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肝病、冠心病、高血脂等疾病的科学研究均获得国家部级、省级科研奖。
    三 著名的蒙医学者
    蒙医鼻祖——伊喜巴拉珠尔伊喜巴拉珠尔是17世纪在医学、文学、天文学、哲学等方面享誉国内外的蒙古族学者。伊喜巴拉珠尔译成也协班觉。别名为额尔德尼班智达•松巴堪布,是卫拉特蒙古族人。他把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当地行医和学术研究上,伊喜巴拉珠尔一声致力于学术研究,获得“班智达”学位,博得各族人民和学者的尊敬。
    伊喜巴拉珠尔一生著书甚多,共有8卷71部近300万字的著作。其中医药学方面的书籍有《甘露之泉》、《甘露医法从新》、《甘露点滴》、《甘露汇集》和《白晶鉴》5部。伊喜巴拉珠尔对蒙族传统医学、藏医典籍《四部医典》以及古代印度医学,都进行过精心的研究,他的著作一直都是所有学习蒙医的人必读的经典。
    现代蒙医教学事业的奠基人——古那
    古那,又名古那巴达拉,汉名马俊生,蒙古族,1892年出生于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左旗(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镇)。是现代蒙医教学事业的奠基人。
    古那行医36年来,将疾病与气候、体质、饮食进行结合辩证,形成其独特而高超的医术。他翻译了很多蒙医著作,为蒙医学留下了宝贵的资产。古那大夫曾为敬爱的周总理诊病疗疾,用蒙药化解了病痛。周总理高兴地说:“你是各族人民的好大夫!”
    蒙医学博士——巴•纳日斯
    2004年11月,蒙古族青年学者巴•纳日斯从蒙古国学成归来,完成了他历时五年的博士学业和实验研究,成为中国第一个蒙医学博士。他传承了真正意义上的蒙医学,深受到是玛•安巴嘎教授的喜爱,也是中蒙医学交流的使者。
    巴•纳日斯博士对慢性肝病的诊治和脑囊虫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二十多年来,经他治愈的病入不计其数。他与蒙古国医学科学院合作研制了治疗乙肝的新药——蒙药巴日巴德-10,此种新药具有保肝除热,利胆消炎,抗病毒的作用。他也撰写了许多学术论文,先后发表在国际、国内学术杂志和学报上。
    “嫁接”传统奇葩的人——奥•乌力吉教授
    奥•乌力吉教授,1961年11月出生,1985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蒙医本科。
    1989年,为了解除日益增多的冠心病患者的痛苦,他研究与开发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蒙药新药——冠心舒通胶囊。2005年12月,冠心舒通胶囊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一奖项填补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蒙药空白。
奥•乌力吉——这位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学术带头人”、“自治区优秀知识分子”,怀着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蒙药走向世界默默的奉献着。
    第四节   新兴的蒙古国传统医学概况
    蒙古国位于亚洲中部,南邻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靠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西邻哈萨克斯坦,面积156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居世界第17位。2003年6月5日胡锦涛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蒙古国,强调建立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重要性,蒙古国总统巴嘎班迪郑重宣布:“坚定不移地发展对华友好互利合作是蒙古的长期国策!”
    蒙古国现有的医学由本民族的传统医学和西医学两大部分组成,每年世界卫生组织拨专项经费资助传统蒙医学的发展。蒙医医生以首都乌兰巴托为中心,分布在各省(盟)、市和旗(苏木)。
    传统蒙医学适合于蒙古人民的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等,在蒙古国传统蒙医对疾病的预防、保健、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蒙古人民尤其喜欢用蒙药和蒙古传统疗术来治疗疾病。蒙古国也不断地发展西医学,蒙古国现有的国立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肿瘤医院、传染病医院和乌兰巴托市各区医院,均已西医学为主;以蒙西医结合的各医院都有梦医科,并用蒙医传统疗术和蒙药对患者进行治疗。
    传统蒙医学的发展在蒙古国曾受过灭顶之灾。据《蒙古国历史卷》记载,1937年,蒙古人民共和国主席乔巴山把蒙医看成没有科学依据,一句话就取缔了蒙医学,20世纪70年代蒙医学在研究中逐步得到恢复。
在蒙医发展史上,有几位蒙古国蒙医学者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位是罗布桑丹森扎拉仓,是17世纪著名蒙医学家。1674年在寺院以曼巴扎仓(相当于医学院)的形式兴办蒙医学教育,并针对初学者编写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常用蒙药方剂、临床手法等,是蒙医史上第一部教材。他还是最早结合蒙古地区的特点用藏文撰写医学著作的蒙医学家,著有《医学本续全释》、《二十五味药方》、《甘露药方》、《疾病的分类方法》、《寒性病治疗方剂》等医学专著。
第二位是龙日格丹达尔,是19世纪蒙古的著名医学家、蒙医学理论家,对蒙医基础理论和蒙藏医史的研究有较大贡献。著作有《塔教得》(四部医典理论注释)、《阿茹拉音谱楞瓦》(四部医典理论注释)、《蓝塔布注释》(四部医典理论注释)、《医学史琉璃鉴》等。
第三位是元登玛仁巴,是18世纪著名的蒙医学家,著有《四部医典名词注释》等著作。
    当今,第一位在蒙古国用现代医学的方法研究蒙医药学的学者是玛•安巴嘎博士。2004年,他获得了欧洲共同体科学博士学位,被评为欧洲共同体科学院医学院士,是蒙古国学者在欧洲获得此殊荣的第一人。

 

奥特奇 北京燃烽医药  |  隐私权声明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奥特奇
蒙ICP备05002009号-1  |   Copyright © 2012 内蒙古奥特奇蒙药版权所有